7月7日上午,在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召开的“建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发展交流暨项目现场观摩会”上,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董勇为中冶赛迪等6家企业代表颁发“智能建造示范企业”牌匾,中冶赛迪集团董事会秘书张春光代表中冶赛迪受牌。
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董勇表示,“重庆坚持以工业化为基础、数字化为手段、绿色化为目标,将‘三化’贯穿住房城乡建设的全过程、全方位。”
近年来,重庆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示范项目、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了千亿级现代建筑产业,被住建部批准为国家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中冶赛迪成为智能建造示范企业,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PPP项目成为智能制造试点项目。
中冶赛迪将多年在工程建设行业积淀的知识与数字化、智能化前沿技术相结合,构建起涵盖数字化平台、智能方法和产品、大数据和云计算、自动化和数字化设计的五位一体智能建造生态体系。公司自主研发了轻链、轻呈、轻筑、轻尺、轻推等“轻”系列产品,通过整合产品、搭建智慧建造管控体系,基于“数字化设计管控、数字化项目管控、数字化现场管控、数字化运营管控”大框架体系,加强项目建设的全局性管控、整体性推进、精细化管理,以体系性的数字技术平台支撑项目高质量建设。
近年来,中冶赛迪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重庆打造了一系列数字化、智能化标杆项目,赋能城市的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建造平台,形成从规划、设计、建设到项目运营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自2005年以来,中冶赛迪在十八梯道路总包、乐山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近百项国内外大型工程项目上成功应用了数字化技术,在提高设计建设质量、控制施工成本、缩短工期以及项目运营维护上均起到了显著作用。
中冶赛迪牵头打造的重庆江津区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PPP项目成功入选重庆市首批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同时也是全国首批EOD试点项目。项目应用中冶赛迪数字孪生、智能建造等技术,助力项目减少变更、优化工期、提升人效、提档品质。
作为重庆市“2023年度智能建造示范企业”,未来中冶赛迪将以工程设计数字化为引领,打造包含设计、施工管理、竣工交付、生产运维一体化的智能建造能力;对内利用智能建造技术赋能公司管理,对外利用智能建造技术为业主创造价值;通过业务数字化、数字业务化打造新的商业模型,形成新的市场竞争力。
“智能建造是建造行业新的模式,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中冶赛迪以‘数字技术+领域知识’,以智能技术与先进的工业化技术深度融合,打造工程建设创新模式,初步‘诠释’智能建造。”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中冶赛迪将致力于成为重庆市工程建设类企业(规划咨询企业、勘察设计企业、施工企业、监理企业)的智能建造服务平台,为相关政府部门建言献策、为工程行业智能建造提供“赛迪方案”。